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乡子·飞絮晚悠飏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飞絮晚悠飏,斜日波纹映画梁。刺绣女儿楼上立,柔肠。爱看晴丝百尺长。
风定却闻香。吹落残红在绣床。休堕玉钗惊比翼,双双。共唼苹花绿满塘。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柳絮在暮色中飘扬,水波中倒映着夕阳,光影投射到画梁之上。刺绣的女子伫立楼上,柔肠百转,她最爱看那柳丝绵长,一如自己的情思。
风停了,忽然闻到淡淡的芬芳,原来是方才的风将落花吹到了绣床上。不要把玉钗掉进池水里惊起鸳鸯,鸳鸯多么恩爱,在开满萍的水面上成双嬉戏。

注释
南乡子:词牌名,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平韵,一韵到底。
悠飏:飘忽不定貌,飘扬,飞扬。
画梁:有彩绘装饰的屋梁。
刺绣:用彩线在纺织品上绣出图画。
柔肠:温柔的心肠,多指女子缠绵的情意。
晴丝:虫类所吐的、在空中飘荡的游丝。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从词的内容看,可能是为一位江南女子而作,也可能作于其亡妻未嫁之时。

参考资料:完善

1、 龙建春著.人间何处问多情 《纳兰词》“情”解.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06.第4页
2、 (清)纳兰性德著.中国古典文学荟萃 纳兰词 (上册).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第46页

简析

  这首词以轻灵的笔调描绘了少女怀春的形象。词的上片先是摹绘时景,夕阳之下柳絮分飞,池水映照着画梁摹。然后,将女主人公“刺绣女儿”推出来,犹如一幅特写的画面。紧接再刻画出她的情态,透露出她春日迟迟,春怀寂寂的形貌。词的下片以景起,进一步描绘主人公心中的孤寂,而后用小心“休堕玉钗”的细节和怕“惊比翼”的心理,反衬出她的怀春的情意,全词由浅入深,将少女怀春的形象描绘地鲜活灵动,美妙传神。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359篇诗文  1277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夜合花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阶前双夜合,枝叶敷花荣。
疏密共晴雨,卷舒因晦明。
影随筠箔乱,香杂水沉生。
对此能销忿,旋移迎小楹。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卖花声·雨花台

朱彝尊 朱彝尊〔清代〕

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小长干接大长干。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渔竿。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栏。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种松

宋荦 宋荦〔清代〕

一片青葱色,移来历万峰。
数枝初伴鹤,孤干已犹龙。
日瘦阴还薄,风多响自重。
岁寒堪寄傲,何必大夫封?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