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蚕妇吟

谢枋得 谢枋得〔宋代〕

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
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杜鹃鸟于四更时分啼彻窗外,唤醒养蚕妇人起身关照蚕宝宝们,担心着这几天桑叶不够影响了蚕宝宝吐丝结茧。
歌舞楼台之声竟远远传来,难道深夜了高楼欢宴的歌女们还没有归来入睡?

注释
吟:诗体的名称。
子规:杜鹃鸟的别称。
稠(chóu):多而密。
玉人:指歌女舞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劳动者的歌谣,历来是社会矛盾浅深的晴雨表。因而,也就有那么一些诗人,借用劳动者歌吟的方式来揭露政治的弊端,指斥社会的不公,为老百姓鸣不平。这首诗即是代表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刘斯奋·宋诗: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

简析

  《蚕妇吟》是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采用的叙事手法非常新颖,以对比的的手法,将富贵人家的荒淫享乐来与蚕妇的辛勤劳作形成强烈对比,同是夜不成寐,一是歌舞宴乐、一是忧心温饱,悬殊甚巨,蚕妇愈见其苦、统治阶级愈见其荒淫。这首诗构思巧妙,角度新颖,矛头准稳,历来广为流传。

鉴赏

  这首诗描写了“蚕妇”和“玉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借富贵人家的女人歌舞彻夜不归,来反衬蚕妇生活之辛苦。杜鹃啼叫到还只是四更天的时候,蚕妇不得不起来察视养的蚕是否吃的桑叶稀少了,以免影响到蚕茧的产量。蚕妇日以继夜辛苦地劳作,对她来说,那些“玉人”夜深达旦地歌舞供贵人娱乐,直到楼头明月已经西沉,挂在柳梢枝头的时候还没有回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这首诗用以表达蚕妇之辛苦,将玉人和蚕妇置于同一时间内,因身份不同而苦乐不均的情况。但评论亦认为和歌女对比起不到辛辣讽刺之效果,玉人歌舞并非自己纵情享乐,亦为身不由己。

  同样写蚕妇,北宋张俞的写法更为一针见血:

展开阅读全文 ∨
谢枋得

谢枋得

谢枋得(枋:一说读fāng,一说读bǐng)(1226~1289年):南宋进士,江西信州弋阳人,字君直,号叠山,别号依斋,担任六部侍郎,聪明过人,文章奇绝;学通“六经”,淹贯百家,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国,作品收录在《叠山集》。 115篇诗文  21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端午

张耒 张耒〔宋代〕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李清照〔宋代〕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章良能 章良能〔宋代〕

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雨馀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
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