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窗外绿荫如盖,梧桐树影婆娑,用于汲水的辘轳,紧紧地缠绕在深井之上。害怕听到杜鹃鸟的哀啼,所以很晚才走出屋子,每年的今天,都是我们彼此相思的时候。
满地的红泪般的红心草,带着无尽的凄凉,你我天人永隔,这样的遗憾有谁能真正懂得?待我把对幽幽往事的回忆寄存于诗行中,在云破月来的时候,将思念托付给芭蕉。
注释
虞美人:著名词牌之一,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玉虎:井上的辘轳。
金井,井栏上有雕饰之井,多指宫廷园林之井。
啼鴂(jué):杜鹃鸟啼鸣
这首词像是悼念亡妻的,又像是怀念某意中人的。赵秀亭等以所用典故“红心草”,推测为悼亡之作(《饮水词笺校》)。张草纫以句中“两相思”、“寄新词”之语,认定为离别的恋人而作(《纳兰词笺注》)。张秉戌则以为在两者之间(《纳兰词笺注》)。但既然是年年今日才两相思,为特定的日子所作,或当属悼亡。金蟾啮锁,玉虎牵丝,与之相随的是相思成灰。梧桐青霜,难免令人想起旧楼新垄两依依,自然凄凉满地。作期应当不早于康熙十八年(1679)。
参考资料:完善
上阕写景。首二句写词人隔着帘子看到窗外梧桐树影以及树旁的金井,点出环境和时令,渲染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怕听啼鹅出帘迟,恰到年年今日两相思”两句,破空而来, “怕”字点染出词人愁情,以杜鹃啼鸣之声托出此愁正是阴阳两隔的相思之愁,十分传神。
下阕,词人忍着内心的伤悲从帘下走出,看满地的红心草,仿佛草都带着凄凉的情绪,诉说着这份离恨深情。结尾两句,词人将满心的相思写成新词,寄托月影下风吹去的芭蕉叶,将这份深情告诉已逝的爱妻,真是爱悠悠、情意深,令人肝肠寸断。
这首词是一首表达怀念之情的小词,全词细致描写了一名多情女子的形象,表达出一种幽怨的相思之情。
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予赧甚,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
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弈之优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