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庭花·莺啼燕语芳菲节
毛熙震〔五代〕
莺啼燕语芳菲节,瑞庭花发。昔时欢宴歌声揭,管弦清越。
自从陵谷追游歇,画梁尘黦。伤心一片如珪月,闲锁宫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莺啼燕语,芳菲时节,宫庭内又唱起了《后庭花》。回想起往昔,这里曾是欢声笑语、歌声嘹亮的宴会之地,管弦之声悠扬清越,回荡在空中。
然而,自从世事发生巨变之后,我们再未能寻胜而游,昔日热闹的画梁上,如今已积满了灰尘,显得黯淡无光。就像那轮皎洁的明月,孤独地悬挂在夜空中,冷冷清清地照耀着空旷的宫殿楼阁。
注释
瑞庭:指宫庭。
花发:即《后庭花》。
揭:揭调、高调。
陵谷:丘陵和山谷。比喻世事的变化。
追游:寻胜而游;追随游览。
尘黦:尘斑。黦(yuè):玷污。
珪月:未圆的秋月。珪(
简析
《后庭花·莺啼燕语芳菲节》这首词是五代毛熙震所作。主要深寓家国之恨。上片写“芳菲节”。在“鸯啼燕语”、“瑞庭花发”、“管弦清越”的绮丽繁华景象之中,插入“昔时欢宴歌声揭”一句,点明上片是写过去的盛景。下片“自从”二字,承上启下,“陵谷追游歇”十个字慨叹无限,“伤心”二句,写尽家国之恨,吊古之情,隽永清越,意境如“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王国维曾评曰:“周密《齐东野语》云:‘毛词新警而不为儇薄,余尤爱其《后庭花》,不独意胜,即以调论,亦有隽上清越之致,视文锡蔑如也。’”
毛熙震
[约公元九四七年前后在世]字不详,蜀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后晋高祖天福中前后在世。曾为后蜀秘书监。熙震善为词,今存二十九首,(见《唐五代词》)辞多华丽。 32篇诗文 21条名句
柳宗元传
《旧唐书》〔五代〕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柳含烟·河桥柳
毛文锡〔五代〕
河桥柳,占芳春,映水含烟拂路。几回攀折赠行人,暗伤神。
乐府吹为横笛曲,能使离肠断续。不如移植在金门,近天恩。
春晓
李中〔五代〕
残烛犹存月尚明,几家帏幌梦魂惊。
星河渐没行人动,历历林梢百舌声。